“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
“孝”字的汉字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中国古代流传下许多孝顺怙恃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学习。
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隧道逃脱。事后舜绝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祥。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作,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很是孝顺,有处置惩罚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由多年视察和磨练,选定舜做他的继续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探望父亲,仍然恭敬重敬,并封象为诸侯。2 亲尝汤药 华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事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生长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获得恢复和生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自得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突然以为心疼,知道母亲在召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突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自得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经常采野菜做饭食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怙恃死后,他做了大官,衔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经常纪念双亲,慨叹说:“纵然我想吃野菜,为怙恃亲去负米,那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怙恃,可以说是生时努力,死后忖量哪!”(《孔子家语??致思》) 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生,在孔门中以品德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荼毒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严寒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荼毒。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小我私家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痛恨知错,今后看待他如亲子。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怙恃年迈,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瞥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遽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见告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7 扇枕温衾 汉朝的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
黄香和母亲情感深厚,母亲去世后他日夜忖量母亲,白昼经常把别人的背影看成母亲,晚上睡觉也经常喊着母亲的名字,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知道这件事,都歌颂黄香是个孝子。黄香把所有的孝心都用在了父亲身上,全心全意侍奉着父亲。夏天炎热时候他就用用扇子扇凉父亲要睡觉的席子和枕头,冬天严寒的时候,他就提前跑到父亲的床上把酷寒的被窝睡温暖了留给父亲。他的孝行感动了乡人,他孝顺的名声很快传到江夏太守刘护那里,太守见他小小年龄已经明白如此孝心,就替他向朝廷请求夸奖,赞扬他的孝行。
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用度。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匹俦。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衔命资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更名为孝感。9 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
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
食毕,全愈。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迈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突然听到地裂声,只看法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结果然全愈。厥后他官至司空。
10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怙恃。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眼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怙恃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突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真全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不妥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怙恃恩”,当我们为人怙。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官方下载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官方下载-www.jt1234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