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地壳的规模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慢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现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慢顶部=软流层以上部门。
62、地层与岩层岩层:成层的岩石;地层:通常指特定时代形成的成层岩层,如寒武纪地层。63、矿物、矿产与矿床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即是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到达工农业使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纷歧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
矿产是岩石形成历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气形成。64、印度洋板块与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附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65、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力缓慢地举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温度的变化引起岩石的崩解,而侵蚀是在较为显着的动力作用下举行的,易于察觉,如流水的侵蚀作用。66、径流与径流量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
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元:立方米/秒。67、汛期与洪水期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时期。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凌驾正常水位到达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68、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水系:水系又称“河网”、“河系”,指流域内大巨细小的水体所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它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等组成。水系的划分,有的以流入的海洋划分,如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有的以河流的干流命名,如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也有的以归宿的湖泊而命名,如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水系特征通常从干支流的漫衍,河流的曲直等方面去形貌。
水文:一般包罗水位、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的内容。水位是河流某处在某一时刻,相对基准面的水面高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水量巨细的影响。流量是指在单元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截(断)面的水量,一般用米3/秒表现。
河流中泛起一年中最小流量的时期,称为枯水期。汛期是指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含沙量指单元水体中所含泥沙量,通常以千克/米3盘算。
结冰期指水体开始结冰至冰面破裂,冰块随水开始移动的这一段时期。69、静态水资源与动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的水资源。
动态水资源:指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等循环周期短,更新快的水资源。70、潜水与承压水潜水: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中间的地下水。
潜水有自由水面,埋藏较浅,水质较差,易受气候影响;承压水蒙受一定的静水压力,埋藏较深,水质较好,不易受污染,但污染后难以恢复。71、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使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主要指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湖泊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浇灌、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领域,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海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72、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的聚合体。其中的种种生物由于相互间相互影响、精密联系并与其生存情况举行着一连的能量和物质交流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二者关系可简朴表现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十生存情况。
73、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壤是陆地外貌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在富厚,除土壤外,土地还包罗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
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观点。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使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现在和预见到的未来能开发使用的种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74、草原、草地与草场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域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
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75、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为没有经由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由人为加工转换后获得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工沼气。煤与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76、通例能源与新能源凭据应用规模、技术成熟水平及经济与否,将能源分成通例能源和新能源两类。通例能源:包罗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行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型能源:包罗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通例”是通常使用的意思。“新”的寄义有两层:一是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使用;二是以前使用过,现在又有新的使用方式。
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使用时间有差异。固然,随着时间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新能源会逐步成为通例能源,例如石油在19世纪下半叶,是一种了不起的新能源,现在也是通例能源了。又如核能在蓬勃国家已看成是通例能源了,而在生长中国家还算新能源。
77、自然资源与能源能源指通常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自然资源人类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中,有一部门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被称为能源资源。
78、大农业与小农业农业是使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造就和养殖,来获得农产物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观点,主要包罗农、林、牧、副、渔各业。
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观点,专指种植业。79、区位与结构区位,从字面上来明白就是在区域中的位置,它包罗两层寄义:一方面指位置,如三江平原生长种植业,详细位置在三江平原地域;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如三江平原生长种植业与其所在地域的哪些地理要素相关。结构与区位的内在基底细同,区别在于,区位强调客观存在,着眼于微观,结构强调主观摆设,着眼于宏观。但在影响因素上,二者是一致的。
80、工业漫衍、工业结构工业漫衍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域漫衍。工业结构除含有“漫衍”的寄义之外,另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摆设在某地的意思。81、麋集农业与商品农业麋集农业是与粗放农业相对而言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在单元面积上投入的几多和单元面积产量崎岖。商品农业是与自给农业相对的,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农业的产出是供自己消费还是为市场而生产。
麋集农业纷歧定是商品农业,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是麋集农业,但不是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一定是麋集农业。
82、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遵循自然纪律建设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和少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而充实使用农业的种种废物来促进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循环。
有机农业指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仅依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粪肥、绿肥等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来维持土壤肥力和可耕性的一种耕作方法。有机农业的特点是节约能源、掩护情况,但农产物产量低。83、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同属于畜牧业,都漫衍在地广人稀的地域。
差别点:大牧场放牧业投入的生产资料较多,生产的产物主要是为了出口,属于麋集型的商品农业,主要漫衍在蓬勃国家,以及生长中国家的一些地域,例如,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里植被稀疏,不适宜谋划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主的一种自给农业,主要漫衍在北非、东非、中东、中亚等地。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牧,可是绝不是随机的周游,一般是牧民凭据当地气候而有纪律地迁移。
牧民必须定期与农业民族举行物质交流,用畜牧产物交流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须品。游牧业投入的资金较少,属典型的粗放农业。84、生态农业与混淆农业“生态农业”是指的界说以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为依据,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我国传统农业的英华,驻足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掩护,接纳系统工程的方法,在特定的区域内,计划、组织并付诸于实践的科学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70年月末、80年月初引入我国。
通过大量实践,已涌泛起许多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改良和推广、黄土高原农林牧联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业新村、广西的立体农业等。混淆农业是凭据生产工具划分出来的农业类型,与生态农业一般都是混淆农业。85、工业生长类型和工业指向类型工业生长类型是凭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种别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类:资源麋集型、资金麋集型、劳动麋集型、技术麋集型。
工业指向类型是思量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差别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五类: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判断某种工业属于哪一种工业生长类型,主要看其最主要的投入因素,或者看其生产漫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例如,在搾糖厂产物(粗糖)的价值中,原料(甘蔗或甜菜)的价值占主要部门,而且搾糖厂的生产和漫衍受原料的限制,因此,搾糖工业属于资源麋集型工业。工业的区位选择往往以某主导因素为指向,判断工业指向类型就是看其区位选择所要思量的主导因素是哪一个。例如甘蔗制糖厂,由原料甘蔗到制品糖失重大,靠近甘蔗产地才是区位的最优选择,才气到达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目的,所以甘蔗制糖厂属原料指向型。
86、工业的集聚和疏散工业的集聚和疏散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观点。从外貌上看是相反的两个历程,实质上是工业联系发生的两个效果。集聚体现在小区域内有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疏散体现为大规模内有联系的工厂远距离的协作关系。
87、新兴工业和新兴工业区新兴工业是指在20世纪50年月开始的新技术革掷中发生的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核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感光质料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等工业。它是与传统工业相对应的。传统工业是指在第一次科技革掷中发生的如棉纺织、钢铁、造船等工业及第二次科技革掷中发生的工业部门如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化工等工业。而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月后在原来没有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域,由于工业生长而形成的疏散型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有的生长的主要是传统工业如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等,有的生长的是高技术工业如美国的硅谷等。88、交通运输网的形式与条理交通运输网的形式指某交通运输网由什么运输方式组成,如铁路运输网由铁路一种运输方式组成、铁路-公路运输网由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组成;交通运输网的条理指差别地域的运输层的条理,如省级综合运输网、地域级综合运输网等。
89、邮政通信、电信通信、电子通信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都是邮电通信的一部门。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使用交通工具,通报信函和包裹。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通报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
电子通信是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它以盘算机应用为焦点,使用盘算机通过数字网,快速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的传输,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90、商业街、商业小区都会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
商业街位于都会街道两旁,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享受种种服务提供利便。商业小区一般多由粮店、小型综合商店、副食杂货店和摊点等多种工农业点组成,位于住民住宅区内。91、国际商业与国际金融全球经济联系的方式。
国际商业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流为主要内容;国际金融以钱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92、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掩护、改善农业生态情况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纪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谋划的农业生长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生长的现代农业有机农业: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尺度,在生产历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治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接纳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纪律和生态学原理,接纳一系列可连续生长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连续使用。93、无公害农产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物是指产地情况、生产历程、产物质量切合国家有关尺度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及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物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物。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连续生长原则,根据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宁静、优质、营养类食品。
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凭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尺度生产加工,而且通过正当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物及其加工品。其联系与区别:(1)无公害农产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宁静农产物;(2)无公害农产物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长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物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3)无公害农产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历程的治理,无公害农产物和绿色食品偏重对影响产物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偏重对影响情况质量因素的控制。
94、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绿色革命: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印度独立后粮食一直不能自给,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引进良种与先进技术、增加化肥使用和扩大浇灌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效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情况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情况,与情况协同生长、和谐共进所缔造的一切文化和运动。
上世纪70年月初,印度的“绿色革命”取得阶段性结果后,又在全国规模内鼎力大举提倡饲养奶牛,希望通过迅速提高牛奶产量,实现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的愿望。到1985年“白色革命”第二阶段生长计划竣事时,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养牛大国。
据印度政府宣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至2002年间,全国共生产牛奶8300万吨左右,居世界鲜奶及奶制品生产大国榜首。95、情况污染与生态破坏都是情况问题的主要体现。情况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导致情况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指由于人类对情况的破坏公正性与配合性导致情况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96、征服自然与革新自然都是情况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生长中的阶段。革新自然是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地革新自然,开发使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削弱,反抗性增强,地理情况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是工业化以后,不停壮大的人类革新自然的能力,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提高。人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价格,积累了庞大的物质财富。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97、公正性与配合性都是可连续生长遵循的原则。
公正性包罗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差别国家和地域之间的公正。配合性指地域性问题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强调全球性问题和全球互助。98、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旅游、度假、购物、出差等。
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域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更。二者的区别体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更居住地。99、情况容量与情况承载量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情况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
尔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100、情况人口容量与合理容量情况人口容量指某一国家或地域的情况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情况承载力。
合理容量指保证合理康健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情况可连续生长的人口规模,有些靠近地域最适宜人口的涵义。101、原生情况因素与次生情况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情况因素。原生情况因素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情况因素。
次生情况因素指受人类影响的情况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个方面。102、领土、领土与领土资源领土和领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统领的地域空间。
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门。领土除领土外,还包罗国家享有治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门,领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统领规模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领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罗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103、都会地域形态、地域结构与结构形式都会地域形态:是都会特定的外部形态,可以分为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都会地域结构:指都会内部各功效区的漫衍,一般来说,商业区位于都会中心,向外依次是住民区和工业区。都会的结构形式:有集中紧凑与疏散疏松两种形式。104、文化、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长历程中所缔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称物质文化,后者称精神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类的一切运动都可以称为文化现象,但给文化现象下界说很难,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界说。文化事物人类在社会生长历程中缔造的事物。文化景观指人类文化留在地球外貌的印记,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运动形态,是牢固在地表上的人类缔造物。
105、文化景观的特性与旅游资源的特性文化景观有两个主要特性:空间性和时代性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特殊性、可缔造性和长存性。106、文化综合体和文化系统文化综合体:某些特定文化的综合体,如华文化综合体由汉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民俗、生产方式、修建样式等组成。
文化系统或文化体系: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组成,如中华文化体系。107、文化源地与文化区文化源地是某一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发生的地方。文化区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笼罩的地域。
108、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扩展扩散:扩散历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的。又可分为感染扩散、品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扩散历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的。
109、隔景法与借景法园林的构景手法。隔景法和障景法是为了富厚景观的条理;借景是借园外的风物来烘托本园的景致。隔景法和借景法不在一个逻辑条理上。
隔景法和障景法处于同一条理,借景法与框景法等处于同一条理。110、蓬勃国家与生长中国家根据经济生长水平对世界上国家的分类。
选修第一册中将欧洲的所有国家、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划为北方国家即蓬勃国家。不外对此有差别的说法,我们只能依据课本的划法。
111、区域团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团体化:某一特定地域的国家通过实行关税互惠,取消商业壁垒组成配合市场,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和投资自由化等。经济全球化:从生产力运动和生长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历程:一方面在世界规模内各国、各地域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规模内建设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历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规模内自由流动和优化设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规模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域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历程。可以这样认为,区域团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门路。112、东部季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地带东部季风区: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之一,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3000米等高线与青藏高寒区相分界。
东部沿海经济地域: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之一。东部季风区的面积比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大得多,东部经济地带全部门布在东部季风区。相关优秀资源莞优微课之七年级上册听歌曲学地理!高中地理优秀微课作品展示23——安和桥版地球自转高中地理优秀微课作品展示17——看视频学地理之亚洲鲤鱼高中地理优秀微课作品展示16——判断河流的流向。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官方下载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官方下载-www.jt123456.com